“新年好!”
——来自“蹊友记”大本营的祝福
2016年正渐渐离我们远去,不知道这一年里最让你难忘的是哪一天?对于一群95后大学生而言,有两天的记忆会让他们久久难忘。
12月初的成蹊·青新伙伴培训营顺利结束后,来自全国高校社团的16位参营伙伴纷纷给我们来信,发表对本期培训营的感想。短短的两天时间,对他们而言,究竟可以改变什么?一起听听全国各地“蹊友们”的心声吧~
烧脑培训之设计思维
@勾仁良:在设计项目/产品的过程中,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在此基础上,考虑该产品/项目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我们小组的的事例为例子,在我们小组中,找出了大家共同的点—-水污染,在做人物故事板时,我们从围绕这个人物在饮水中出现的问题入手,设计一个智能的热水壶来解决他的饮水问题,在设计期间,我们的组员都发挥了最优秀的一面,更好的做好团队协作,轻松开放的氛围中,积极打开思维,迸发灵感,源源不断地贡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能力。
@尹会宁:设计思维就是一种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直到达到满足用户的目的,甚至能给用户惊喜。这是我对设计思维的理解。大家是像一个大团体,内部又像是小团体,平等而协作的工作关系。看到的是大家的讨论与协作,是大家的不断思考与想象力的突破。
围炉夜谈之交流碰撞
@杨智:在社团交流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介绍了他们的社团项目。每一个小伙伴、每一个社团都值得鼓励,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那份对环保的执着,他们身上那种坚持、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
@武彦彬:社团交流对我触动很大,我以前一直在思考适合社团发展的方向,现在我开始思索我们想做什么和我们能做什么。这次培训也警醒了我,应当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里。
@施多财:环保人交流时,张伯驹老师的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现在是冬季,晚上的气温是很冷的,但是张老师却骑着自行车来给我们分享。践行绿色生活并不是我们口号上所说的,是要做出实际行动的。张老师身体力行起带头作用,这一幕真实震惊到我了。
@吕钰仪:郭慧老师的分享,尤其是她提到的螺丝钉精神,让我很感动。因为喜爱,所以想去守护,只是想为这份环保事业尽自己的力量,尽我所能,无怨无悔。我会带着老师们给予的这份感动,保留着这份初心一直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收获满满之自我反思
@洪俊伟:现在想想依然觉得很奇妙,在短短两天时间里,自己居然能和全国各地高校的环保社团在一起交流沟通,结识为好友,共同在成蹊·青新伙伴培训营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陈浩:培训营让我体会更多的是思维,思维的拓展,打破常规的想象,不受束缚的创新,想他人想而未做之事的解决方案执行方法,做他人未做之事。
@刘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次成蹊之旅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自己迷茫的时候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樊琪:我们的力量其实很小,但就是这些小小的力量相互支撑着、影响着,我相信,有一天会传播开来。环保的这条路呢,道阻且长,而我们,任重道远。
@龙飞:曾有很多人问我,短短两天你可以学到什么?我的回答是不仅学到很多理念与思路,也认识了一群有着理想与报负的环保新青年。许多人不敢去尝试,那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份对梦想执着的勇气。
精彩花絮
培训营顺利结束后,青新伙伴们热情演绎精彩花絮!
@何大昌:忘不掉充满北京味道的北京菜,还有北京人满满的热情~
@王蒙蒙:这次感受到帝都的霾是多么的严重,站在天安门广场,看不清旗杆,城楼也是模模糊糊的。有小伙伴说怀念喝西北风的日子。。。
@朱新杰:北京的胡同绕来绕去的,还好定位比较准。每个地方都给我一种很新颖的感觉,长!见!识!了!
@廖小艺:我们一行人穿着绿色的衣服走在北京的胡同里,真是一股青流,引得路人驻足观望,很有趣~
@吕钰仪:深夜抵达北京后,培训营的室友给我准备了一杯暖心的热水。北京的冬天,不太冷。
取经回来,小伙伴们开始把学到的经验在自己的社团进行分享交流,有的社团甚至把设计思维的课程完整培训了一遍!
接下来,小伙伴们将会在合一绿学院的组织下,跟各地优秀的环保组织对接,参与环保实习,有机会获得实习奖学金。
环保的道路上,“蹊友”将会继续前行。
这是一群相信梦想且执着不愿放弃的人
——@莫春阳
成蹊·青新伙伴计划
成蹊·青新伙伴计划是由合一绿学院携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为高校大学生社团量身定制的环保青年领袖成长计划,以鼓励更多热心环保的优秀青年加入到环保公益行业中来。项目通过校园宣讲、小额资助、培训、招聘实习等一系列活动,让爱公益爱环保的优秀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公益,也有机会进入环保领域工作。
成蹊计划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合一绿学院合作发起“成蹊计划”水保护组织培育支持项目,期待为一批处于新生期的水保护行动者提供包括资金和能力、信息在内的联合支持,并培养和吸引一批青年人才加入水保护队伍,培育一批“核心业务专业性高、团队有行动力且发展资源上可持续的水保护组织”,期待未来实现“每一条河流都有守护者”的美好蓝图。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4家公司联合发起,原始基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宗旨是:营造公益氛围,发展公益事业,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资助重点包括:水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宣传,以及支持环保类公益组织的发展。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将通过集中公益资源、提升公益项目效率和专业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 发展,为和谐社会做贡献。为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长期稳定的公益资金投入机制,快速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和扩大资助的公益范围,阿里巴巴集团承诺每年会将收入的一定比例捐赠给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合一绿学院
合一绿学院秉持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理念,以“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环境问题并行动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愿景,是致力于环境保护行业发展支持的专业非营利机构。
合一绿学院通过资金资助、成长培训、信息平台来支持环境保护相关的草根组织及行动者,并开展相关行业案例和理论研究,以实现支持草根环保组织成长使之有更强的能力有效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使命。
合一绿学院核心团队有着十多年的支持草根环保组织发展的经验,并成绩斐然,合作伙伴包括了遍及中国各省区的上百家环保组织。
微信:合一绿院
微博:@合一绿学院
官网:http://www.hyi.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