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服二联合党委举办“党建引领、以法护航、慈善合规”专题二期培训

党建引领项目管理

时间:2025-07-09     访问量:19

慈善项目是公益事业的生命线,其合规运作直接关系到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与社会价值。7月8日,“党建引领、以法护航、慈善合规”专题培训第二期如期举行,聚焦“党建+项目管理”,深入探讨党组织如何为慈善项目筑牢政治根基、守牢公益属性底线。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市社服二联合党委专职副书记李庆,组织委员李宏武、宣传委员代洁、统战委员周福华,专职党务刁满奎、李海军、郑永杰,支部书记、基金会负责人陈志宇、房晓明、常天乐、尹芳、王蕾、马璐璐、蒋婷婷、刘伟伟、李蓓、吕佳鹏、李方兵等51人参加。党委统战委员周福华主持,中共北京市诺恒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组织委员、北京市诺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ESG及社会工作法律服务部主任张凤丽律师主讲。

图片

01 党建与项目融合,构建全流程防控

党建并非项目的“附加项”,而是确保项目方向正确、运作合规的“指南针”。张凤丽律师强调,从立项到执行,党组织的政治引领需贯穿始终:立项阶段需通过“双重审核”,既核查项目是否契合国家战略如乡村振兴,还需审核资金用途与受益群体公平性;执行中则通过党员参与关键环节监督、季度进展报告等机制,实现动态风险防控。

图片

张凤丽律师指出,慈善项目的合规不是“什么不能做”的限制,而是“如何做好”的指引。例如,某基金会在项目设计时忽视党建引领,因与境外机构合作未按规定报备,引发监管调查,这一案例印证了党组织在把控项目政治方向上的关键作用。只有将党建要求嵌入项目制度,明确党组织调取凭证、监督项目的权限,才能为合规运作提供制度保障。

图片

02 案例剖析明确红线,强化风险防控

培训中,一系列违法违规案例的深度解析引起大家的关注。某基金会以“管理费”名义向关联公司转移捐赠款,涉嫌职务侵占;某秘书长绕过招投标程序指定供应商,导致慈善资产流失;某项目因志愿者背景审查缺位,出现意识形态渗透风险……这些案例直指项目管理中的共性漏洞。

图片

张凤丽律师结合《北京市慈善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及公示期限目录》,逐一拆解风险节点:从境外捐赠中的“长臂管辖”条款,到指定受益人破坏公益公平性;从项目人员生活作风问题引发的声誉危机,到未经授权使用受益人肖像权的法律责任。她特别强调,党组织的监督不是“附加负担”,而是风险防控的“防火墙”——通过建立联合审查小组、敏感项目双签机制等,可提前识别隐患;通过违规线索移送机制,能及时切割机构与个人责任,降低损失。

图片

03 强化党建聚合力,共促高质量发展

此次培训通过“内涵解读+案例警示+实务建议”的结合,让参会者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项目设计、执行、监督各环节的具体实践。从制定《慈善项目党建监督指引》,到建立“党员+律师+会计师/内审”联合风控小组,再到将风险防控责任下沉到业务岗位,每一项举措都是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和合规监督作用的生动体现。

慈善工作培训心得__党建引领公益

项目合规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第二期培训的举办,既是对“慈善组织管理漏洞排查”专项行动的积极响应,更是以党建引领规范慈善行为的务实之举。后续,系列培训将持续聚焦善款使用、合规监督等核心议题,推动党建工作与慈善业务深度融合。期待在党建引领下,更多慈善组织能以更规范的项目运作践行公益初心,为社会治理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