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七大版块!《疾风充电站-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框架2020》发布

课程开发课程

时间:2020-04-26     访问量:487

覆盖七大版块!《疾风充电站-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框架2020》发布_覆盖七大版块!《疾风充电站-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框架2020》发布_

历经10个月的开发、5次迭代

劲草同行课程体系

终于得以和伙伴们见面

快随小编一起看看课程有哪些内容吧!

01

劲草同行课程体系简介

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服务于劲草伙伴综合能力建设,帮助伙伴突破成长期发展瓶颈,包含七大课程版块:治理、战略、业务、运营、移动互联、领导力、环保专业知识,每个版块内包含1-4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知识点。

02

课程体系开发的目的

03

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框架

覆盖七大版块!《疾风充电站-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框架2020》发布__覆盖七大版块!《疾风充电站-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框架2020》发布

04

劲草同行课程体系开发背景

该课程体系基于劲草伙伴和劲草导师的需求开发:一方面是依据劲草伙伴能力成长需求,劲草伙伴入选时组织发展潜力大,但可能在某些方面比较弱,比如战略或业务的逻辑分析能力、移动互联带来的公益新业态的应对等,需要系统支持或补足某些短板。

一方面是劲草导师的需求,伙伴有些基础问题如果找导师解决,可能不是导师所擅长的内容,也并不一定需要导师来回应,导师应该发挥比回答基础问题更强大的作用。有了课程体系,伙伴遇到基础问题时可以先求助于课程体系,不用事无巨细咨询导师,这样可以减少导师负担,提升导师辅导的能效。

不管是哪方面需求,终极课程体系是服务于劲草伙伴组织能力成长的。同时课程体系也可为导师辅导提供参考,部分导师如对环境议题没有那么熟悉或对NGO组织发展的某些要点有疑问,或许也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得到回答。

05

课程体系开发的进程

2019年7月

纳入项目组工作计划,拟定执行计划;

2019年8-10月

收集商业领域和公益行业培训课程体系、高校慈善类学位教育培养方案参考资料,编制成长期环保组织课程体系、配置相应的通用课程,完成课程体系框架(初稿);

2019年11月

项目组与导师(14人)、劲草伙伴(9人)进行访谈和需求调研,识别劲草伙伴机构负责人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完成课程体系框架(1.0);

2019年12月-2020年1月

面向所有导师招募课程体系开发委员会成员,同时邀请部分毕业伙伴加入开发委员会,最终招募17名课程开发委会员成员;

2020年2-3月

项目组与课程体系开发委员会进行三轮意见征集与讨论,通过4次迭代,确定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并推荐优先学习课程内容;

2020年4月

项目组搜集整合线上公开课程资源,并发布《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框架2020》。

提问

Questions

解答

Answers

1.课程体系将有哪些课程形式?

主要包含线上课程资源、参考资料(报告、指南、书等)、案例分享、主题工作坊等,未来也将拓展更多的课程形式。

2.课程体系都是由项目组自主开发吗?

所有的课程全部优先使用与劲草伙伴成长阶段匹配度较高的公益、商业领域已有课程,只有在无法找到现有资源且该课程重要等级较高时,才由项目组进行自主开发。

3.课程体系将如何完善与迭代?

目前课程体系处于第一阶段,即确定框架;下一阶段,课程体系将根据各版块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每季度推出部分试用课程,在课程试用的过程中收集劲草伙伴与导师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并每年回顾更新1-2次。

4.课程体系是否会与劲草伙伴成长评估体系挂钩?

目前课程体系尚处于课程上线的试用阶段,不会与劲草伙伴成长评估体系挂钩,待课程试用结束并确定标准课程后,预计课程学习将在2021年纳入2021级和之后届别的伙伴成长评估体系之中。

致谢

衷心感谢劲草同行课程开发委员会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元工作室提供的咨询建议!

劲草同行课程体系开发委会员成员名单:杨旭(牵头老师)、郭晓冰(牵头老师)、陈晓明、樊子铭、方应君、胡京燕、赖芸、李燊、李振峰、陆德泉、沈黎平、宋慧、王苏云卿、杨鑑兴、杨金、张敏、张谊。

劲草同行课程体系项目组成员名单:盛燕、李大君、王亦庆、吴昊亮、陆文琦

覆盖七大版块!《疾风充电站-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框架2020》发布__覆盖七大版块!《疾风充电站-劲草同行课程体系框架2020》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