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江苏滨海湿地保护——第三期湿地保护与碳中和培训班成功举办

江苏滨海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与碳中和培训班

时间:2024-08-05     访问量:1072


8月3日,在东台沿海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红树林基金会(MCF)、华泰公益基金会及合一绿色基金会,在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这片被誉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EAAF)关键枢纽的湿地上,成功举办第三期湿地保护与碳中和培训班。

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

条子泥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EAAF)上的重要节点,不仅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关键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更是勺嘴鹬、黑嘴鸥等濒危物种的家园。已记录到鸟类多达414种,其中包括2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7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生态价值不可估量。

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_

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

TIAOZINI 条子泥

2019年,条子泥所在的江苏盐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公约》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进一步凸显了其国际地位和保护价值。然而,面对气候变化、外来入侵物种等威胁,条子泥湿地的生态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为此,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显得尤为重要。

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

2024年6月5日,“一个长江”江苏滨海湿地保护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

在华泰证券的支持下,华泰公益基金会与红树林基金会启动“一个长江”江苏滨海湿地保护示范项目,共同推进在盐城条子泥湿地的保护行动,包括滨海湿地修复、迁徙水鸟保护和自然教育等工作。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的意识,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开发应用,提高企业在ESG领域参与湿地保护与修复的能力,项目于2023年先后举办两期湿地保护与碳中和培训班。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


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

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

华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华泰证券公益项目负责人韦晔,合一绿色基金会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吴昊亮,红树林基金会(MCF)联合创始人、副理事长孙莉莉为培训班开班致辞

本次培训,华泰公益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携手合一绿色基金会,汇聚更多力量共同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双碳目标、湿地碳汇等多个学习及实践活动.

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

通过专家授课、实地考察、案例分享等形式,让学员系统学习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宏观政策与全球实践、湿地碳汇功能与气候变化应对等前沿知识。

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_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吕偲

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

红树林基金会(MCF)湿地教育项目总监  滕云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

华泰证券能源转型首席研究员  刘俊

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

海南大学副研究员  赵鹏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_

条子泥景区自然教育导师  张雯娟

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_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

盐城市观鸟协会副秘书长  杜进进

湿地对碳中和的作用_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_

盐城市观鸟协会会长  周晨曦

培训课程将帮助企业、媒体、高校学生及湿地保护从业者提升湿地保护与碳中和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湿地保护社会化参与以及ESG理念在江苏滨海湿地保护的深入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从“一个长江”涓流行动大学生高校公益环保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大学生也一同参与了培训,使得本次培训班更加着眼于参与湿地保护和碳中和的未来力量培养。

“一个长江”项目

“一个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项目由华泰证券于2018年设立,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区域,致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村生态振兴,通过支持环保公益领域青年人才发展,开展公民科学行动为环保事业注入长期动力,并以ESG为纽带,促进生态保护界与资本市场对话合作,引导资本向善。2022年华泰证券与华泰公益基金会合作设立“一个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该项目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非政府组织论坛“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2020年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年报》实践案例。

15.jpg

红树林基金会(MCF)

红树林基金会(MCF)是中国首家由民间发起的环保公募基金会,致力于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践行社会化参与的自然保育模式。目前已启动“守护深圳湾”、“拯救勺嘴鹬”、“重建海上森林”三大战略品牌项目。

1112.jpg


合一绿色基金会

合一绿是一家环保公益组织,以“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环境问题并行动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愿景,致力于“通过赋予行动方法知识,使得人人可以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通过成长课程、导师辅导、信息平台、实践资助来赋能绿色社区、污染防治、自然保护、气候变化等各种环保相关的组织及行动者。核心团队有着十多年的支持环保行动者的经验,成绩斐然,合作伙伴遍及中国各省区。

11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