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言
7月11日-13日,浪花计划2025年会在福建晋江圆满举行!
本次年会以“在益商之间:浪花计划2025年的跨界对话”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老浪花学员、海洋保护实践者及跨界嘉宾齐聚一堂。
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共同学习、交流、探索,在商业与公益的碰撞中,寻找海洋保护的创新路径。
02 年会精彩回顾
DAY1·文化浸润与创意市集筹备
年会前夕,提前抵达的学员们根据协办方推荐,自发探访了"晋江经验"城市展馆、晋江市非遗馆,感受这座滨海城市的改革精神与文化底蕴。
夜幕降临,会场的公共空间化身创意公益集市,学员们精心布置自己的公益摊位——从海洋文创产品到环保手作,再到公益项目展示,每个摊位都凝聚着浪花人的环保热情。
DAY2·深度联结:从破冰到思想碰撞
上午·仪式感拉满的浪花时刻
破冰环节 | 以浪花之名,共绘我们的蔚蓝地图
年会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活动让浪花家人们快速熟络起来。
海岸线地图 | 标记我们的足迹
每位学员签到时,都会在特制的中国海岸线地图上标注自己来自的城市。随着一个个坐标被点亮,一幅属于浪花计划的"蔚蓝版图"渐渐成形——从渤海湾到南海之滨,来自全国各地的海洋守护者在此相聚。
议题树 | 分享我们的行动
在破冰分享环节,学员们将写有自己正在开展的海洋保护行动的小卡片,亲手贴到会场中央的"海洋议题树"上:
随着卡片不断累积,这棵"议题树"逐渐枝繁叶茂,直观地展现了浪花伙伴们多元化的保护行动——从净滩到社区动员教育,从政策倡导到行业建设,每位学员的实践都是这棵大树上不可或缺的叶片。
"看着满树的行动卡片,突然意识到我们并不孤单,"一位学员感慨道,"原来有这么多人在用不同方式守护着海洋。"
这场特别的破冰,不仅消融了初见的陌生感,更让学员们看到: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们都是向着同一片蔚蓝前行的同路人。
本次年会协办方
@晋江市青初农村创新创业中心 理事长| 林双双 主持会议
学员们破冰环节
学员们共同完成的议题树
主办方致辞 | 以初心致未来
随后,合一绿学园和海知趣作为主办方致欢迎词,回顾了浪花计划的成长与成果。
合一绿学园理事长 吴昊亮老师致辞
海知趣理事长 刘永龙老师致辞
年度总结 | 回顾成长足迹,展望蔚蓝未来
随后合一绿学园孟婧及海知趣朱琳为学员们总结浪花计划课程学习情况及社群活动情况。
荣耀时刻 | 见证成长,致敬坚守
在年度总结之后,年会迎来了激动人心的表彰环节。
2023级学员毕业典礼
主持人宣读了2023级毕业学员名单,恭喜这些坚持完成两年培育计划的学员们!能够到达会场的学员依次上台领取毕业证书。
吴昊亮老师为学员王琛、任福巨办法毕业证书
2024级优秀学员表彰级学员毕业典礼
随后公布的2024级优秀学员名单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
张逸君老师、刘永龙老师为到场学员张蕾、李瑷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云端相聚 | 跨越山海,浪花一家
虽然部分学员未能亲临现场,但他们的心意与故事依然温暖了整个年会。
代际对话 | 浪花接力,共述蔚蓝行动
一场特别的跨届学员分享会点亮了年会舞台,20级-25级学员们上台分享他们各自的海洋保护故事......
2020级浪花 陈君超:气候变化与行动故事
2021级浪花 张旭欣:从行动者到引路人(浪花不息)
2022级浪花 谢丹:公益+商业如何行动
2023级浪花 薛秀燕:零废弃东庠岛行动建设
2025级浪花 梁晓晴:青年+环保+社区,绿邑的三维行动模式
下午·公益×商业的跨界探索
主题分享
环保公益组织参与企业ESG案例分享
/ 福建省观鸟协会 杨金
杨金老师通过福建省观鸟协会的实践案例,生动展示了公益组织如何助力企业ESG实践。他重点解析了三种成功合作模式:慈善营销型(如企业捐赠销售额1%支持海洋保护)、员工参与型(如湿地亲子志愿活动)和行业转型型(如安踏联合WWF推动纺织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公益组织需具备项目策划、资源整合和需求洞察能力,精准匹配企业在环境(E)和社会(S)维度的需求。这些案例证明,当公益项目能同时满足企业品牌提升、团队建设和政策响应等需求时,就能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
杨金老师特别指出,有效的合作需要公益组织主动构建政府、基金会和企业多方网络,并开发模块化服务产品。他的分享为浪花学员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框架,尤其是"专项基金+公众参与+行业倡导"的组合策略,为海洋保护领域的跨界合作指出了实践路径。
福建省观鸟协会 杨金老师分享
神话镇,闽南本地实践
/矮苗老师
矮苗老师通过"神话镇"的闽南在地实践,生动展示了社区营造与可持续教育的创新融合。她以泉州晋江的围头村、灵水村为案例,呈现了"共享姑姑"手作体验、古村落文化卡牌游戏、侨批闯关等沉浸式活动设计,强调通过"原乡人+新乡人+旅居者"的多元共创,激活地方文化资源与生态价值。特别分享了"可持续滨海社区工具包",包含潮间带探索、海洋体验组等模块化工作坊设计,为学员提供了可复制的社区参与方法论。
这些实践不仅通过CityWalk升级版"走村"重塑闽南文化体验,更以"仁耕力驻地计划""百草社区杂志"等长期项目,构建了社区内生发展动力。矮苗老师证明:当本土智慧遇见游戏化设计和跨界共创,就能让可持续教育变得像"夏日甜品手作"一样鲜活可触,真正实现"生态生活与社区经济"的双赢。
神话镇 矮苗老师分享
公益市集
茶歇期间,学员们化身“公益摊主”, 在精心布置的摊位前展示机构的文创产品、公益项目,为学员们的项目展示和资源对接提供了创意平台。
学员们的公益集市摊位及互动
圆桌讨论
“公益和商业如何平衡”
公益的纯粹性VS商业的可持续性
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围绕“商业与公益如何平衡”展开激烈讨论,探索双赢的可能性。讨论没有结论,没有对错,只是让大家在两者之间有了更多的思考及可能。
夜晚·在地力量的温暖对话
晚餐后,学员们与祥芝美丽海岸、可持续一厦、大鰗海洋、青初等在地公益组织深入交流,了解晋江本土的海洋保护行动,收获了许多接地气的实践经验。
石狮市祥芝美丽海岸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 蔡鹏泽
大鰗海洋创始人 刘文礼
可持续一厦召集人 木木
晋江市青初农村创新创业中心理事长 林双双
DAY3·商业向善的生动实践:探访英林心·心商店
年会的收官之站,学员们参访了晋江慈善创新地标——英林心·心商店。这家由本土企业家发起的公益基金会商业化运作的爱心商店,完美诠释了"在益商之间"的年会主题:
· 公益基因:企业家群体联合创办,将商业智慧注入公益领域
· 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运营(服装零售、生活用品等),将每笔消费的利润转化为公益资金,实现"自我造血"
· 双重价值:既提供优质商品服务社区居民,又持续资助教育、扶贫等公益项目
这家由公益基金会运营的商店,将日常消费转化为爱心行动,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公益造血”的创新力量。
英林心副秘书长张仕平,为学员们讲解英林心·心商店的发展历程
圆桌讨论,与英林心副秘书长张仕平老师更深入的探讨公益与商业的话题
午后,大家在灵源街道仁耕茶馆的闽南古厝中享用午餐,在特色的闽南古早味中为年会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年会餐饮环节充分贯彻零废弃理念:选用在地应季食材,采用可重复使用餐具,并设置分类回收站,实现餐厨垃圾同比减少62%。
持续改进方向:虽在包装减量上取得进展,但独立包装零食等一次性用品仍待优化。未来将试点"自带餐具奖励计划",让可持续餐饮成为浪花计划的特色标签。
03 感恩同行,聚力成浪
浪花虽小,汇聚成潮
三天的时间,我们见证了商业与公益碰撞的火花,感受到了浪花家庭的温暖与力量。
2025年,让我们继续携手,为海洋保护注入更多创新与活力!
期待,浪花再见!
浪花拍岸,我哋一齐冲!~
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所有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