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谭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近日,“一个长江-涓流行动”大学生环保公益培训营在江苏南京举办。来自全国高校校园环保团队的30名大学生参与培训,参训学员聚焦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通过课程学习、实地体验、工作坊互动、演讲和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提升了环保议题知识水平和开展公益活动所需的综合能力。
培训营现场,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周延老师为营员们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及城市中常见的鸟、兽、昆虫等类动物。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的恽梦婷老师在此基础上更具体地介绍了南京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并展示了保护中华虎凤蝶等本地特有野生动物、清除一枝黄花等入侵物种的公众参与活动。南方基金慈善基金会的张琬怡老师则以生物多样性议题为切入点,分享了南方基金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方面的投资实践。
(周延老师讲授城市生物多样性概览)
(恽梦婷老师介绍公众参与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案例)
(张琬怡老师介绍南方基金的ESG实践)
本次培训营主场设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据宣教部高原老师介绍,为了保护园内山林间生活的鸟类、貉、獾等野生动物,园方开展了诸多工作。她带营员们实地参观了便于野生动物遮蔽栖息、繁衍所做的生态花园等设施。夜间,营员们夜爬紫金山,在林间小路观察了鞭蝎、泽陆蛙等野生动物。
(参访红山本土物种保育区湿地)
(夜观紫金山野生昆虫)
培训营期间,营员们还参与到“有感而动”气候工作坊和青年领导力工作坊,前者通过感知身边的极端天气,建立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并带回将来的校园行动;后者通过戏剧式体验,让营员理解到校园团队中如何理解和实践领导力。
(培训师李宁宁讲解如何从感知到开展气候行动)
为了让更多公众了解大学生们为环保公益做出的努力,在本次培训营期最后半天的开放日活动中,5名大学生代表各自在校园开展的鸟类保护、自然教育等公益活动,分享了自己从局外人成为环保行动者的心路历程,数百名公众通过线上直播或线下参会聆听。“如果你渴望更有价值意义,在环保公益活动中,你也许可以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并把公益当做一生的事。”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的大学生演讲者周涛如是说。
(湖南农业大学昆虫协会龙嘉馨演讲)
据悉,本次培训营由合一绿色基金会携手华泰公益基金会、南方基金慈善基金会举办。自2022年至今,“涓流行动”已支持了121所高校的166个团队的260个环保公益项目,项目内容丰富多样,处处蕴含着年轻人的创意巧思,展现了青年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也展示了他们在环保事业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