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合一绿学院-王青欣
本文为合一绿学院原创,允许非商业转载分享,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商业性转载应联系合一绿学院获得许可。
成蹊计划 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合一绿学院合作发起的环保保护组织培育平台,期待为一批处于新生期的环保组织提供包括资金和能力、信息在内的联合支持,建构起其专业能力和行动力,并培养和吸引一批青年人才加入保护者队伍。
在成蹊计划中,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为家乡的水保护而努力行动。武汉市美丽江城环境发展法律服务中心的胡少波,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正因为意识到了现实的艰难,所以才更要做下去。”胡少波呵呵地笑,言语间带着些憨厚淳朴的味道。
的确,他更像是一位奋斗者,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环保公益道路。
一、多重身份,寻找平衡
窗外的雨下地很急,沿街的路上行人寥寥。上午九点五十分,胡少波拿着一把黑色的雨伞,穿着简单的条纹T恤和牛仔裤,大踏步走进咖啡店。他点了一杯焦糖拿铁,坐在咖啡桌旁的沙发上,脸上带着谦逊的笑意,身体微微前倾,坐得很直。采访开始的时间比约定提早了十分钟,他似乎带着一种精准的时间观念。
胡少波的社会角色是一名职业律师。他是武汉一家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专门负责有关刑事犯罪和环境侵权的案子,成绩斐然。
除此以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武汉市美丽江城环境发展法律服务中心的负责人。
艰难前行
2014年年底,在胡少波和几位同伴的发起下,武汉市美丽江城环境发展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武汉美丽江城”)正式成立,旨在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环境保护,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维护污染受害者的权益。
成立以来,承受着缺乏政府支持和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压力,武汉美丽江城举步维艰。包括4名核心成员在内,团队目前共有12人,但领工资的只有一个人。工资不多,每月2000块。在武汉这座大城市里,这些钱过于单薄,连支付日常生活所需似乎都有困难。
胡少波为这个项目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工资的。他说,“环境诉讼多数是帮污染受害者维护权益,而多数情况下这些受害者的经济状况根本就入不敷出。有的因为环境伤害,都已经家破人亡了。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可能收取律师代理费的。”
没有资金支持,不收任何酬劳,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公益诉讼从立案到出结果,简单的要一、两年,难一些的动辄就要三、四年,甚至更长。这么长的时间,所耗费的成本,根本不能简单计量。没有真正要做下去的决心,哪里耗得起。
找到平衡
对此,胡少波也曾有过深深的困惑。“对一个律师来说,同时做商务诉讼和公益诉讼,在某种程度上,道德情感方面是有冲突的。”他甚至觉得“中国现在没有完全的公益律师,因为我们首先要生存。而公益,很难找到充足的资金支持”。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反省,胡少波也慢慢想清楚了,为了生存只能把商务律师做好,但公益同样不能放弃。做好了商务,回头反哺公益,或许就是最好的生存之道。“我现在把精力的百分之七十放在商务上,百分之三十放在公益上”,这是他找到的平衡点。
社会责任感
胡少波不喜欢被标榜成公益律师,他也一直告诫机构里的年轻人:“做公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没什么可骄傲的。” 当被问起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从何而来时,他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一方面是源于污染受害者的惨状;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内心深处对公平与正义比较执着吧。”
二、曲折履历,结缘公益
1995年,胡少波考上了湖北省某师范高校,学习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原本想进公检法继续自己的法律生涯,但最后阴差阳错当了老师。他做了三年的中学老师,教语文和政治。当时,中国大学刚刚开始扩招,本科生的学历足以让他月收入接近3000元。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维持安逸的生活绰绰有余。
只是,选择做老师的话,从此就和法律绝缘了。胡少波觉得“内心有一块缺失掉了的东西”。2002年,胡少波以骨干教师身份到省教育学院进修。在进修期间,他决定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心愿,从事法律职业。可能因为男孩子内心深处都有的那么一点热血和正义感,他报考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刑法学专业。结果差了两分,又阴差阳错调剂到了昆明理工大学。这所大学的法律系只有一个硕士点,就是环境法。从此他开始与环境保护结缘。
硕士毕业后胡少波又去大学当老师,教法律,可他还是觉得难受。他喜欢挑战自我,这样的性格与学校里安逸的工作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在学校里熬了几年之后觉得还是不能放弃法律实务”。
机会来了。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招募环境公益律师,胡少波主动报名参与,成为一名专职律师。两年的工作经历,胡少波目睹了太多环境污染破坏的事实,内心深处产生一个念头:我可以做些什么?从此他开始着手发起建立武汉美丽江城,走上了环保公益的道路。
这是一张似乎充满了阴差阳错的人生履历表,但胡少波对自己所做的决定从来没有后悔过,包括一直坚持做环境公益项目,即使在这项目发展受到重重阻碍的时候。
三、面临风险,不以为意
“做公益环保,风险是很大的。”这句话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出现了很多次。
2015年国庆节前夕,武汉美丽江城开始跟进一个案子:湖北石首某化工厂长期向长江排放污染物,令周边居民苦不堪言。胡少波派了两名年轻的团队成员先行过去了解情况。因为衣着、口音的不同,两个小伙子刚到当地,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甚至还被摩托车跟踪。他们前脚刚到当地居民家里调查情况,后脚就被警车拉到了当地的派出所。理由竟是企图入室盗窃。后来还是胡少波亲自出面把两个年轻人保释出来。
风险远不止于此,胡少波甚至被有关司法行政领导和污染企业警告过。有一次他和朋友开玩笑,我要是真被抓进去了,你可一定要记着捞我啊。
“你怕过吗?”
“没有,更多的是后怕。”他轻松地笑笑,不以为意。
四、完善团队,展望未来
除了继续进行高风险的环境污染调查,武汉美丽江城准备更多的关注环境法律的宣传和普及。他们积累了许多媒体资源来帮忙,也考虑配合社区进行普法活动。目前,胡少波正在积极准备与高校的合作,拿事实案例支持相关研究。同时,利用高校平台,采取更先进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相关宣传活动,开讲座、办论坛等。他认为,目前的年轻人对于环保是很认同的,要好好的开发和维护这些年轻资源,完善和充实如今的环保力量。
由于诸多原因,武汉美丽江城至今未能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这也是胡少波最近一直奔波的事情。他希望机构能尽快合规发展,这样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除此以外,他还致力于将湖北省内的NGO联合起来,形成以长江为纽带的NGO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我不想做盟主。”胡少波说,“就是大家交流相互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推动法治的完善。”
成蹊计划为胡少波的梦想提供了许多帮助。线上的分享学习,伙伴间的经验探讨,为他提供了许多能力和信息的支持。
此外,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在湖北成功提起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无论结果是什么,只要能提起诉讼,就有足够的关注度,问题也就好解决了。万事开头难,他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家鼓鼓劲。
五、低调做人,安静做事
整个采访过程中,胡少波一直表现得很谦逊,他不喜欢高调和锋芒毕露的名气,也不喜欢成为第一人。有一次有记者用“第一案”来赞颂他,他专门找到那个记者,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恨不得越低调越好”。
当记者问到是否对名誉有所期待,胡少波摇头道:“没有,我只想安安静静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论及从事环保公益这么长时间的意义何在,胡少波表示,在于环境保护的点滴推进。国家已经在逐步完善很多法律,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推动环境法治发展的进程。
静悄悄做人,安安静静做事,胡少波就是这样,在环保公益的道路上,踏实认真地前行。
武汉市美丽江城环境发展法律服务中心
武汉市美丽江城环境发展法律服务中心是一家从事环境公益法律援助的民非企业。中心主要以法律手段向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帮助,向外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并独立或支持其他环境NGO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微信公共号:武汉美丽江城环境发展法律服务中心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4家公司联合发起,原始基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宗旨是:营造公益氛围,发展公益事业,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资助重点包括:水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宣传,以及支持环保类公益组织的发展。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将通过集中公益资源、提升公益项目效率和专业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 发展,为和谐社会做贡献。为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长期稳定的公益资金投入机制,快速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和扩大资助的公益范围,阿里巴巴集团承诺每年会将收入的一定比例捐赠给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合一绿学院
合一绿学院通过资金资助、成长培训、信息平台来支持环境保护相关的草根组织及行动者,并开展相关行业案例和理论研究,以实现支持草根环保组织成长使之有更强的能力有效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使命。
微信公众号:合一绿院
新浪微博:@合一绿学院
网站:http://www.hyi.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