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

海洋公益物种

时间:2023-11-27     访问量:1032


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_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_

2023年11月11日—12日,浪花计划工作坊在深圳顺利举办,来自14个城市的28位浪花学员参与本次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串联了四个海洋保护相关主题,旨在让浪花学员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更多元的开展海洋保护。

工作坊的4部分分别是:

1可持续海洋生态

2 城市生物多样性

3 可持续公益商业融合

4实地研学—红树林认知和鸟类观察

_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_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

工作坊合影


可持续海洋生态

海洋作为一种庞大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交通运输、能源开发等资源和服务。在气候变化愈发明显的今天,海洋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也愈发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食物链和生态平衡,保持海洋资源的丰富和可持续利用。

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以海龟和海洋哺乳动物为例介绍了我国海洋大型濒危物种与保护。和大家分享了如何确定哪些海洋动物是法定的海洋保护动物,渔业及林业部门的动物保护职责划分,海洋动物保护手段和措施,保护物种的变化情况(例如,2021年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所有的海龟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对我国海龟、海洋哺乳动物的整体现状、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如何保护进行了案例式的分享。

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_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_

王亚民教授分享我国海洋大型濒危物种与保护


城市生物多样性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生物多样性依赖于城市蓝绿空间的质量、规模和空间结构,其持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人类福祉具有重要价值。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助于保护城市内部和周围的自然物种、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在河处联合创始⼈,环境政策硕⼠胡敏以“只绿是不够的: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城市公园治理”为题,和大家介绍了在不同视角下城市⽣物多样性的核心问题,以及当前管理实践下城市公园的保护困境及管理缺陷,进而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城市公园和绿地是如何被塑造的,最终探讨如何推动建立生物多样性友好型城市公园。

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__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

胡敏分享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城市公园治理


可持续公益商业融合

可持续公益商业融合是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商业模式相结合,以推动社会责任和环保理念在商业实践中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通过在商业活动中整合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元素来实现。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环保项目、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创新等方式,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商业运营中,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局面。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也能为社会和环境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GEO可持续发展联合创始人蒋⼦翰分四个部分介绍如何可持续公益商业融合:读懂现代企业的公益发展—需求、ESG对公益机构的机遇与挑战—解读、商业画布与精益画布的介绍与运用—模式、公益商业融合项目的设计—运用,带领大家了解企业为什么要做公益、公益组织如何找到机会建立连接、以及如何与企业沟通。而后和大家介绍不同行业对环保公益的发声度,最后在前面介绍基础上引导大家去了解客户需求、客户关注的议题以及如何与客户沟通公益项目。

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__浪花计划深圳工作坊 | 跳出公益看海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