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承认和支持在社区中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的变革者,利用他们热情的声音和充满活力的基层网络,帮助挽救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每个人应享有的更美好未来而奋斗。
——2023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上的发言
我们所生活的社区是我们创建和迎接可持续未来的第一基地,营造美好的附近,并由己及人,将美好放大。2020年3月,万科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发挥各自的行业优势和行业生态位,共同设计并联合发起“恒星伙伴计划:可持续社区领袖成长支持项目”(以下简称“恒星伙伴计划”),期望让可持续社区触手可及。
恒星伙伴计划聚焦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跨议题领域,以高潜力的可持续社区领域组织/机构领袖(恒星伙伴)为抓手,通过系统性赋能(课程学习、导师辅导、社群互助和实践资助等),帮助其所在机构实现组织力、领导力和业务力的成长突破,发展为可持续社区议题领域的专业化社会组织,为可持续社区生态系统建设打下基础。
过去五年里,先后有28家可持续社区议题组织负责人入选恒星伙伴计划学员,并有19家公益机构负责人晋级为恒星伙伴,与相关支持方一道共同开启了一段“让行动者看见也被看见”的探索和成长之旅。
01 恒星伙伴计划让可持续生机盎然
恒星伙伴计划以行动研究为基础方法,创立和运行了“陪伴观察+晋级评审+实践资助+专项辅导”的伙伴培育机制,辅以基于变革取向的社群团体动能与联合创新,解锁了“黑匣子”让优秀案例跨出样板社区形成更大行业势能,让宏大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议题得以在社区层面扎根,为区域性可持续议题生态系统建设打下基础。
通过伙伴自评和外部专家评估,70%的恒星伙伴在组织发展的重要节点都得到了恒星伙伴计划的关键助力,在恒星伙伴计划培育期内,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90%的伙伴机构成长为区域性或全国性可持续社区公益引领型机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秉持构建区域公益强生态的理念,恒星伙伴们为区域内的中小可持续议题组织和自组织创造出了更多机会与空间。
02 恒星伙伴计划让改变在更大范围发生
过去一年,是恒星伙伴计划从“自我变强”到“一起做大”构建区域性公益强生态的首年。
这一年里,恒星伙伴机构直接服务社区342个,直接服务人口83.66万人;间接服务社区288个,间接服务人口72.2万人,累计向220个机构和网络进行专业输出,提供赋能、产品模式和相关的专业支持。
这一年里,恒星伙伴们在自我变强的同时,积极投身基于区域强生态建设的社群共创与价值输出——青岛零废弃生态圈的建设和“绿先锋”持续迭代推广,并走出青岛与山东,落地广西与新疆;基于社区内生动力发掘的“乐修匠”,在有效解决“维修黑洞”和保障居民“维修权”的同时,实现了社区废弃物管理的源头减量和低成本的社区更新,并有效呼应了气候减缓。如今,“乐修匠”已落地全国7个城市500余个小区院落。
这一年里,恒星伙伴计划支持打造了北京可持续社区行动网络与陪伴式赋能的“牵手计划”,帮助行动者把事情做好,把故事讲好;这一年,我们共创了以“感知-认知-意愿-行动”为核心逻辑的《“有感而动”气候行动手册》,这一逻辑线的有效性,已在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伙伴气候实践中获得验证;这一年,我们还贡献了三个地方性气候政策的意见与建议并获得采纳,助力了多个区域性政社校企多元参与的可持续议题论坛与交流会,让在社区从事一线工作的基层人员的行动与价值被看见,推动了地方善治。
2025年,在恒星伙伴计划在完成过往项目的评估与优化的基础上,现启动新学员招募。
招募条件
1.在可持续社区议题领域完成基础性探索实践的国内民间公益组织,正式注册年限不低于两年。
2.机构核心业务与可持续社区议题高度关联,且已形成可持续社区工作的基础业务模式和方法。
3.主申请人需为申请机构治理层或执行层的第一负责人,其三年内的稳定性和决策权得到保证。
支持内容
行动研究:
帮助学员完成行动脉络的梳理和自我建构,形成“社会创业家”的身份认同。
系统赋能:
聚焦组织力与业务力建设,开展通识学习、陪伴、教练与辅导相结合的支持。
社群共创:
通过观察式学习和议题融合,辅以社群合作基金,打造组织联合创新实验室。
公益传播:
通过联合发起方的平台与内容生产,放大恒星伙伴的政策和公众影响力。
如何申请
申请时间:
自本征集令发布起,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7日18时。
申请方式:
以机构为主体提出申请,主申请人自荐+他人推荐;
点击“申请地址”填写申请,建议拟好草稿在电脑端正式完成申请。
评审流程:
— 入围评审:在申请截止后10日内完成,通过“万科公益基金会”和“合一绿学环保”微信公众号和“绿资酷”网站发布入围学员名单。
— 赋能培育:入围学员通过陪伴教练的协同与社群协作完成为期半年的系统学习,并撰写一份基于自身行动脉络的行动研究报告。
— 晋级评审:2026年年初对恒星学员进行晋级评审,通过评审的学员可申请不超过3万元的非限定性资金支持和定制化辅导。
如有任何关于「恒星伙伴计划」的疑问,您可以直接在“合一绿学环保”的微信公众号留言,或发送邮件至hengxing@hyi.org.cn咨询,我们会尽快解答您的疑问。
03 伙伴感言
徐进
恒星一期伙伴
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人
有很多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单打独斗。进入恒星伙伴计划后,我觉得自己不孤独了,对话很多,有深度,互相有启发、有鼓励、有共创,我们就把之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做出来了。我觉得对于参与的伙伴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你要敢露丑——把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别人才能帮到你。但如果没有这样的氛围、你的周围不是一群真心实意做事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恒星伙伴计划从团队建设、业务梳理和战略规划上都对青岛你我创益进行了关键助力,帮助我们搭建了多场景有机废弃物堆肥模式,实现了“以肥为美”“以肥为媒”的业务裂变和区域性零废弃生态圈的共建。我的生命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滋养,我也能够帮助别人实现深刻的改变。
何嘉
恒星一期伙伴
大鱼营造发起人
大鱼营造在恒星伙伴计划的陪伴助力下,从业务看向行动逻辑,迈向组织变革。作为恒星伙伴必修课,我们在学习行动研究后开始确认机构的愿景并坚定地推动机构战略和核心产品。2022年发现组织治理和团队伙伴的发展缺乏共识和不同频,通过“大灶-中灶和小灶”,我们从看见事到看见人,从困惑、容易焦虑,到看见规律与逻辑。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作为机构领袖的能力发展与认知蜕变。在社群合作共创中,我们也完成了新华社区营造中心和在地行动网络的零废弃与社区营造的有机融合,帮助我们跨出自身经验的边境,看到更大的可能。
杨雄
恒星二期伙伴
绿色原点发起人
恒星让我开阔了视野,帮我拓展了可持续行动的边界。此前做“乐修匠”项目,完全是基于直觉来做,这个项目跟环保的关联是什么?与可持续社区的关联是什么?我搞不懂,也一直在逻辑上没跑通,所以,在环保圈,但凡涉及这个项目时,我一直不太敢高调来谈,甚至当年申请恒星伙伴计划时我都刻意淡化了绿色原点在开展的“乐修匠”项目。
恒星项目通过业务梳理和专题辅导,让我看到我所从事的“乐修匠”项目不正是社区废弃物源头减量和社区营造的绝好抓手吗?思路一下子敞亮了,项目也实现了快速推广复制,不仅支持到具体合作的组织和社区,对整个可持续社区议题和气候变化议题也产生了启发。
李宁宁
恒星二期伙伴
南宁绿生活发起人
在恒星社群自然发生的一切,既真实又“卷而不自知”。大家都很认真对待这个社群,没有摸鱼的人,想要在可持续社区这个事业以及地区的推动上,再多做一些事情。也有累了的时候,累了就歇一歇,看看身边的同路人,再次被激励和获得新的启发,心里升起新力量,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恒星伙伴计划于2020年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它以高潜力可持续社区领域公益领袖为抓手,通过非限定性资金支持和系统性赋能,助力可持续社区领域公益机构在领导力、组织力、业务力和影响力上的成长突破,实现公益机构业务模式化与组织规范化发展,具备孵化和赋能在地公益组织和自组织的能力,在地区性可持续社区发展领域发挥引领和营造的作用。
联系我们:
1、邮箱hengxing@hyi.org.cn
2、关注“万科基金会”、“合一绿”微信公众号;
微博@万科公益基金会、@合一绿 与绿资酷网站(www.lvziku.cn)获取项目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