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谈系列来自于劲草导师和伙伴的微信分享,在那时,我们总会静下来听着劲草导师或者劲草伙伴娓娓道来他或她在成长中的一些经验,一些故事,一些视角……
1、首先是团队建设,尤其是核心志愿者的培训和团队建设的过程,其实是可以引入自然教育的一些方法和理念,让这些工作更多元化、更有趣味。
在这次自然教育论坛中,也提到自然教育的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人身心自然健康的成长。这不仅仅是孩子,我们成人也有存在自然缺失症的,包括我自己,我小时候也是有大量时间在山里长大,但是后来搬到城市,继续读书后就和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直到上大学。所以我认为对自然教育志愿者的培训方式,或者说自然教育体验师的培训方式,可以融入自然教育的培训方法,除了应对沉重的环境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融入一些自然教育的内容,尤其是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活动,既有利于志愿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建立一支更有凝聚力的团队。尤其是在志愿者培训中,可以考虑加入这种与自然直接的互动,用各种感官去感受自然,甚至考虑是否可以安排一些露营的活动。往往是那些在营地的活动,大家晚上坐在星空下一起交流是最难忘的,感受最深刻的。晚上夜深人静,或是燃起一堆篝火,那个时候是人最脆弱,也是最容易接纳别人的时刻。所以我认为这个是我们在志愿者或者公众参与时可以考虑的一种方式。
我们好多劲草伙伴都是关注水污染的,或者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种种环境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涉及公众参与也就是志愿者参与。在自然教育领域,对于志愿者也好,对于自然教育培训师的培训方式也好,在方法上都有互通可借鉴之处。因为当我们所面对的都是一些很沉重的问题的时候,让志愿者产生责任感——我要去做事情!我要去帮助!这是一种的方式。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彼此之间在自然里建立的情感链接也会让他们有勇气有感情去一起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其实自然教育可以成为志愿者培训的一些环节。比如像自然观察,它里面包括自然观察和对自然的记录,这也是在培养一些方式,尤其是对做水污染的伙伴而言,要做定点定时的水质监测。其实,自然观察本身就是去观察自然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发生变化、我们怎样记录下来。水污染我们更多的记录方式是拍照、摄影,这样是很真实的方式。拍照并不是记录的唯一方式,你可以去写、去手绘,这些都是相通的。在自然教育里面,也是在培养人对自然的敏感度,其和自然建立连接的方式是通过多感官去感受它。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的培训可以做成多种方式多重感官的记录自然,如如何更好地拍照记录污染源、观察周围的环境植物如何发生变化等等,这都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可以让参与者用他自己认为最轻松、最能表达出他真实感受的方式来记录,这样大家的表达和记录会更丰富。
另一方面,自然教育不仅仅是形成这样的情感连接,还有一个就是理性的思考。这个其实在自然教育里也是很强调的,比如现在已经引进到中国的地球守护者项目。它面对的主要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的环节,主要是在自然中通过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活动学习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其实我们很多志愿者未必是对这些问题有很深的了解。比如自然界的运行,其中一个很基本的规律就是能量的流动,能量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对整个能量传递产生影响。我们劲草山东的伙伴做过一个关于农业水污染的调研,这些污染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们人类的体内。所以能量传递是十分核心的自然规律,需要让孩子们在参与中自己亲身体验去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规律。这些知识,在学校里,自然老师可以通过二手资料传授给孩子,但这样是远远不及孩子们亲身体会到这个食物链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影响对孩子们是记忆深刻的,更是会让孩子们思考我应该为这做些什么事情。所以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建立与自然的链接,更是让其思考我可以为环境保护采取些什么行动。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就是水、空气、土壤的物质的循环,这样一些东西该是如何通过自然体验传递给孩子们,其实包括劲草伙伴绿色潇湘在做的亲子体验活动——上游一公里和绿行家,这些过程是可以让家庭一起学习自然的知识,比如说水如何在微粒的视角下进行形态转换——河里的一个水微粒会通过蒸发成为云的一部分,云又会形成降水降落下来,雨水中的水微粒可能会被一棵水稻吸收,这个水微粒又成为水稻的一部分等……通过追踪一个水微粒的旅行,孩子会发现有一天这个水微粒可能会进入我们的体内,世间万物通过这样的物质循环联系在一起。
2、第二个是建立一个更坚定的支持群体,这包括公众、企业,甚至可以包括更跨界的一些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等等。怎样让这些群体更加坚定地去支持我们,不仅仅是建立与自然之间亲密的连结,更是真正去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让他们感受到这些不只是在口号与我相关,而是真的与我相关,以此来增加这些群体与我们机构的粘度和支持力度。
这也就是自然教育的第二个价值——自然保育的价值。理查德·勒夫(Richard Louv)在他的主题发言中提及,他们在美国的调查访谈中发现,那些真正的会成为自然保育行动的领导者或者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童年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是其投身到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也类似做了这样的一个时间的梳理,欧洲历史上的环境方面的领袖们无一例外地提及他们在童年时期与环境的亲密关系,以及这些对自身选择的重要性。其实,并不是我们每个机构都要做这样的自然教育,但是可以考虑与本地区的自然教育机构一起用这样的方式组织活动。因为当你发现你自己和自然千丝万缕的联系后,做决策的时候会不一样的,而每个个人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
这样的自然教育活动的意义主要有三个:第一是让公众或者是志愿者对与自然有一个新的连结;第二是我们可以通过自然教育这种更亲近自然的方式,让大家在实践中理解自然的价值观和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了解后我们会更清晰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不会走弯路;第三个就是让公众更能够理解和支持那些致力于环境问题改善的项目或机构。其实像现在很多公益行走的活动,有些其实仅仅是一种很热闹的参与——我挑战了自己,并且为某个项目筹集了资金。如果公众深入了解某些项目,从内心里希望去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的支持会是更持久的,而且更适合我们所做的这些公众支持和公众参与的活动,不仅仅是口号的支持。比如我们的劲草伙伴绿色潇湘,其实他们已经在思考更深一层次的东西了,比如如何让一个家庭成为我们这个机构坚定不移的支持者。所以我们所提供的不能仅仅是一时的热闹,而应是像自然能教育那样同时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和家庭亲子关系的活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大部分家庭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长更看重对孩子的“投资”,这也是现在自然教育发展这么快的原因,就是它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凸显出来。大部分人会认为环境是公共资源,政府应该负责,但当他知道这与自己的孩子息息相关,他们会愿意为此埋单。就像我们的劲草伙伴—小小鸥的姐妹机构,同样在厦门自然体验培训营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笑鸥自然文化馆,他们专门为孩子们设计课程,提出的口号是“别人补课,我们补自然”。我们为孩子的身心健康补课,这是家长们所希望的,无论将来孩子成就如何,至少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3、第三个是对我们伙伴自身而言,其实做环境方面工作的伙伴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经常是超负荷的工作,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工作,有时候会感觉自己仿佛被掏空了,这样我们是需要一些能量补充的。这些能量可以是来自同伴的鼓励,可以是来自导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来自于自然的力量。
此外,自然教育带给我们两个重要的反思:一是寻找到我们的初心和本源的路径;二是寻找到我们的力量,这其实也就是清水老师所推崇的情意自然,不仅是与自然的连结,而是如何在自然中找到一个本我,在自然中吸取能量。尤其是对于像我们这样身心疲惫的、有太多工作要做的环境NGO来讲,我们是需要充电的,这些电不仅仅是知识、能量的提高,更重要的给我们的心灵充电,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充电。
4、最后一点是要回归到我们的家庭。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可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就比较少,那么自然教育可以作为我们贡献家庭的一种方式。
我们很多劲草伙伴人能够陪伴家人的时间都是很少的,因为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公益事业,选择了一个在收入上和主流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的工作。因为这个选择,我们可能不能带着家人出国度假,我们可能不能让家人参加高消费的休闲娱乐方式,尽管那样的方式,对于家庭而言,未必是最好的。其实,全家人一起去体验自然未必不是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虽然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能让家人直接参与到自然中,但是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事业是会给家庭、给孩子带来很多正能量的。只要周末不加班,我们一般都会带着女儿去自然里玩,不一定要去多远、景观多么特别的地方,因为我想对她而言她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玩儿,捡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观察一条色彩鲜艳的毛毛虫。
文章作者:闫保华
闫保华是合一绿学院的创始理事之一,有环境教育的博士学位,现任深圳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本文是闫保华作为SEE与GGF合作的劲草同行环保关键人才支持项目的伙伴导师做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