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湄公河(澜沧江)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之一。澜沧江从青藏高原发源,绕过茫茫雪山,穿梭峭壁深谷,趟过干热河谷,穿起一个个湿地、湖泊,涌入热带雨林,流出中国境内。澜沧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流域内七千万人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淡水,食物与营养,提供生计来源,调节水流和气候,文化与娱乐等。然而近几十年来,澜沧江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在气候变化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下加速丧失。
为缓解澜沧江流域文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丧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澜沧江保护基金”(下文简称基金)赠款项目,资助、支持澜沧江流域生态文化守护行动,以达到传播澜沧江生态服务价值,促进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应对地区威胁的作用。
基金从2014年6月起至 2017年2月结束,将在2014年和2015年接受两轮项目申请。申请资金上限为20万元人民币,5万以下视为小额资助项目进入快速资助流程。
我们支持什么样的对象?
我们支持青海省和云南省境内澜沧江流域生态与文化的守护者,可以是社区、教育或科研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团体、社会企业或个人,但目前暂不考虑国际机构和政府部门。
我们支持什么样的行动?
我们支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的行动,包括(但不限于)调查研究、社区保护行动、资源可持续利用、自然教育、宣传倡导等。鼓励模式创新,传统知识传承,跨领域合作,强调示范作用、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性等。优先支持的关键生态系统、优先保护物种和应对关键威胁请参见《澜沧江生态系统概要》。
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每笔资助的额度上限为20万元。其中5万元(含)以下视为小额项目,适用快速评审流程。受赠机构不仅可以获得资金支持,还可获得科学指导、能力建设、交流合作、媒体传播等方面的支持。
如何申请?
该项目从2014年6月起至2017年2月结束,将在2014年和2015年进行两轮征集。第一轮项目征集申请期从2014年6月24日开始,到9月1日截止,最终将于10月1日正式公布。
项目的评估标准?
–是否可以解决一个明确的环境问题
–是否有一个可量化可见的解决的方案和产出
–是否具备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是否有合理的预算
–是否有一个靠谱的团队
–除调查研究以外,是否有具体的保护行动
具体申请方式参见《澜沧江保护基金项目申请指南》,下载《澜沧江保护基金项目申请书》填写并通过邮件发送给lancang@shanshui.org。邮件主题为:申请书_项目名称。
项目联系人:
史湘莹
李小龙
北京办公室电话:010-6276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