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两个关键词来回顾2024年的农业和食物,可能是风险和不安。
对农民来说,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可能造成歉收甚至绝收,即便丰收,波动变化的市场又让他们陷入“多收了三五斗”的困境。对城市消费者来说,越来越数字化的消费模式也让他们离食物的源头越来越远,预制菜和面貌模糊的外卖让很多疲于奔命的打工人已经无法对食品安全和营养有任何期待。
当外部环境使我们感到不安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看到“附近”——认识土地、回到土地,成为他们应对风险的一种方式。
然而,回到土地也并不等同于能自给自足。毕竟,赔钱、不赚钱是中国大部分生态农场的现状,而国内又没有全面、完善的生态农业教育、培训机制。这些因素都让很多希望从事生态农业的年轻人对这个“看上去很美的”行业望而却步。
但如果在返乡或创业前,年轻人有在成熟农场学习、工作的经验,也许就能更好地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路,如果走,也能事先掌握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少走很多弯路。
有鉴于此,食通社于2021年发起“生态农业实习计划”,旨在为有意从事生态农业的年轻人和成熟的生态农场提供支持,让年轻人通过实践,掌握务农知识和技术,也能把资深农友的经验总结、传播、传承下去,同时也为农场输送高素质人才,为农村社区注入活力。
三年来,该计划共计支持60余位“实习生”进入全国10余家生态农场,展开3个月至1年不等的农场实习,在农场导师们的带领下,边干边学。除了在地实习,这些实习生和农场导师们也通过线上共学、线下互访、以及日常微信群内沟通等方式,增进了彼此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交换学习了很多生态农场经验管理方法。
●北京小柳树农园农场导师柳刚在给实习生们介绍蔬菜多样化种植的精细管理模式。
●来自各地农场的实习生参观北京溪青农场由实习生打理的“地里都是反面教材”的大棚,并下地干活。
实习生们都带着过往经历和技能特长进入心仪农场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有的伙伴不擅长耕作,但她拿起摄影机为农场拍摄视频记录劳作生活;有的伙伴是城市农夫,来到村庄社区,结合艺术策展的经历收集本土植物制作小志;也有伙伴结束实习后坚定种地的决心,留在农场工作,成长为农场合伙人。
食通社的读者们也通过实习生的视角,了解到各家生态农场和导师们的真实情况和故事。
2025年“生态农业实习计划”即将启动,开启报名、筛选、配对工作,从3月开始邀请实习生陆续抵达农场。虽然往期实习农场大部分都将继续接收实习生,我们也希望能让更多成熟的生态农友成为这个项目的农场导师,帮助整个行业培育新生力量。
如果你是一位已经从事生态农业超过5年,独立运营农场项目超过3年的生态农友,有意愿和能力把经验和知识转递给年轻人,欢迎加入我们的农场导师队伍。
我们期待农场和农场导师
1.有丰富的生态农业和农场运营经验,可以根据实习生的兴趣和农场的实际需求,提供种植技术、机械操作、市场营销、农场管理、活动接待等方面的指导和实践空间。
2.具备一定的教学、指导能力,或者愿意培养、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能够为实习生设计、安排较为系统的学习成长方案。
3.开放包容的心态:愿意给实习生提供试错、成长的机会和空间,尊重年轻人的生活、劳动习惯和价值观。
4.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实习生以及项目中的其他农场导师和成员保持交流,遇到问题也能及时解决。
如果您希望成为农场导师,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申请接收实习生。我们将与您进一步沟通,并在实地拜访后决定是否正式成为项目的实习农场。
- 申请截止日期:2025年2月10日 -
递交申请后,如果通过初选,我们将在您提交表单后与您电话或邮件联系,请注意查收。如果在2月10日前没有收到我们的消息,则没有通过初选,敬请理解。
往期农场导师们如何评价来到农场的年轻人和对农场的贡献呢?
“
生态农业需要后继有人。来到农场的实习生都非常优秀,也给农场或社区发展出力。第一届实习生帮助农场加强宣传工作,后来留在村里生活,并成为春田计划和丰年庆的工作人员,推动银林生态社区的建设。第二届实习生接手农场咖啡馆,为农场打造休闲活动空间,组织观影活动,活跃社区氛围。还有实习生利用摄影特长,帮助农场拍摄介绍视频。第三届实习生带着成熟的自然教育经验来,参与农场团队建设,开拓自然教育板块的体验活动。
——广州从化银林生态农场 农场导师 郭锐
“
1.吃苦耐劳,有较强责任心;
2.勤奋好学,有丰富求知欲;
3.学以致用,有较深学识储备;
4.团结互助,有较高协作能力;
5.师学共长,有相互学习精神;
6.打破常规,能突破常规思维。
我也从年轻人身上了解到新鲜的想法,拓宽了个人视野,也增强了个人学习成长的动力。
——江苏昆山悦丰岛有机农场 农场导师 汤耀中
“
年轻人的加入为农场提供了新鲜血液,增加活力,同时能够在农场建设方面提供创意,帮助农场推陈出新、丰富活动课程、完善课程系统。此外,农场自身的管理也能随着一批批实习生的加入完善加强。对农场各项工作都有促进提升作用。
——上海乐闲谷社区农场 农场导师 袁清华
除了生态农业实习计划,食通社还在2024年发起了生态农业技术培训。。
●在广东从化仙娘溪村举办的生态农业在地共学营,带领学员制作堆肥,在田间授课。
欢迎农友填写生态农业培训摸底调研,帮助我们了解各地农友的技术困境和生态农业在乡村的发展瓶颈,以便我们开发后续的技术培训课程,为农友提供更好的支持。
图片:食通社
统筹:梅颖